- 聯系人:許部長
- 聯系電話:13841408476
- 固定電話:024-44837288
- 公司傳真:024-44837004
- E-mail:xuming58@126.com
- 公司網址:www.zca.net.cn
- 地 址:遼寧省本溪經濟開發區香槐路110號
影響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因素及解決措施
2022-08-01陳夕瑞
(安徽省明光市水務局,安徽 滁州239000)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對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提升措施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
泵站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是整個水利工程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本文就影響泵站機電設備的維修質量的因素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 降低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因素
1.1 操作人員操作技能不合格或者未進行規范操作
大型泵站的機電設備類型比較多,運行人員技術水平大都不高,在進行操作前對操作技能還未掌握完全或者在操作時不按標準規范操作,使得設備容易發生故障。即使由于僥幸故障沒有發生,不規范的操作對于泵站機電設備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影響其使用年限。比如在進行離心泵停機操作時,在出水閘閥全開或關閉不完全的情況下,運行人員就進行停機操作,這時水泵在高壓水流的沖擊下高速反向旋轉,輕者造成設備磨損,降低水泵效率,重者可能造成水泵軸承損壞,泵軸斷裂的嚴重事故。
1.2 檢查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過關,不能及時發現問題
檢查人員在對泵站機電設備進行巡檢時,由于其本身的專業水平不過關,所以不能對設備的各項參數和運行狀態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導致即使設備出現了問題,檢查人員也不能及時地發現。比如某泵站35kv變電所檢修后維修人員把35kv電壓互感器低壓側接線接錯,使得電壓互感器低壓側短路,投入運行后運行人員沒有到現場檢查設備,也沒有注意運行參數,造成35kv電壓互感器炸裂。如果檢修人員責任心強一點,仔細進行檢查,不會造成35kv電壓互感器低壓側短路的接線錯誤。所以提高運維人員的技術水平很重要,要把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早發現,早處理,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1.3 內部維修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水利單位一般重建設,輕管理。泵站運行人員技術素質低,加上平時對職工隊伍的培訓教育不夠,尤其泵站一般比較偏遠,再加上體制的原因,不能吸引高學歷人員或技術過硬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泵站工作,從而提升泵站的管理水平、設備維修水平。泵站管理單位對泵站機電設備的維修不重視、不作為,使得內部維修人員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專業技能也日益生疏,平時小病不治,讓設備帶病工作,等到設備出現故障時沒法進行良好的處理,只能通知專門的機電維修單位。
1.4 專業維修人員只完成指定維修工作
維修人員在進行維修工作時,專門檢查所指定故障發生的部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不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甚至維修過程中所發現的其他位置的故障卻置之不理,使得檢修質量不高。
1.5 維修人員的檢測工具需及時更新
很多維修人員的調試儀器或者檢查工具陳舊,導致測出的數據誤差較大,影響判斷結果。所以維修人員的檢測儀器需及時更新換代,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可靠性。
1.6 設備改造不完全為維修埋下隱患
由于體制的原因,泵站續建,改造基礎設施配套性差,來一部分錢 ,干一部分事,致使改造不完全,為將來的設備運行及維修工作留下隱患,使泵站工程不能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2 改善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方案
2.1 建立考核機制,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泵站技術經濟指標的要求,實行目標管理,來考核泵站管理工作,保證指標達到要求。對于內部管理問題,泵站應建立起完整的獎懲管理制度以及責任制。
2.2 經常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機制,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2.3 建立設備技術檔案
泵站技術比較復雜,既有高低壓電器設備,也有水機設備,需要具備機械、電器、水利多種知識才能對泵站進行高效管理。即要對機電設備的設備技術資料進行存檔,也要對泵站工程資料進行管理,以便平時學習和查閱,為設備的維修提供技術支撐。在運行管理時,要建立設備檔案,更要建立設備維修檔案,對設備大修以及平時的小修進行記錄。對各種測量參數進行記錄,以便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比較,平時配件的更換數量、周期,以及維修材料的消耗等,通過分析來發現設備損?的規律,從而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2.4 設備和維修技術的更新換代
有的泵站機電設備經過長期的使用,已經不堪重負,維修起來也已經十分困難,此時就需要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以保證水利工程能夠繼續發揮效益。
3 結束語
泵站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對于泵站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也是水利工程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石。通過對泵站機電設備維修工作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機電設備的維修質量問題,使機電設備運行更加穩定,提高了運行效率,保證了水利工程的持續發展。
來源:《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